行师动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指挥大军作战。
出处《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基础信息
拼音xíng shī dòng zhòng
注音ㄒ一ㄥˊ ㄕ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体行師動衆
感情行师动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近义词兴师动众、劳师动众、行军动众
反义词单枪匹马、小打小闹
英语move troops about stir up the peop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身无分文(意思解释)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行师动众的意思解释、行师动众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闳意妙指 | 见“闳意眇指”。 |
痛痛快快 | 马上,毫不犹豫。尽情。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