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例子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注音ㄕˊ ㄕˋ ㄓ 一ˋ,ㄅ一ˋ 一ㄡˇ ㄓㄨㄥ ㄒ一ㄣˋ
感情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挂冠归去(意思解释)
- 一弹指顷(意思解释)
- 一枕黄粱(意思解释)
- 援笔立就(意思解释)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的意思解释、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
翘尾巴 | 翘:向上昂起。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