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鹬争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出处蔡寅《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蚌鹬争衡,鱼龙曼衍,离奇变幻之局,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
例子我们都明白蚌鹬争衡谁都是受害者
基础信息
拼音bàng yù zhēng héng
注音ㄅㄤˋ ㄩˋ ㄓㄥ ㄏㄥˊ
繁体蜯鷸爭衡
感情蚌鹬争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两者相争。
近义词蚌鹬相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含辛茹苦(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蚌鹬争衡的意思解释、蚌鹬争衡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红颜薄命 | 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 |
独占鳌头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
开柙出虎 |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
归老林下 |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尽付东流 | 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
车水马龙 |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