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身贱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谓俭约勤苦。②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出处《韩非子 说疑》:“皆夙兴夜寐,卑身贱体……以事其君。”
例子故卑身贱体,说色微辞,愉愉煦煦,终无益于主上之治。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基础信息
拼音bēi shēn jiàn tǐ
注音ㄅㄟ ㄕㄣ ㄐ一ㄢˋ ㄊ一ˇ
繁体卑身賤軆
感情卑身贱体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
近义词卑身屈体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重整旗鼓(意思解释)
- 语重情深(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掉以轻心(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卑身贱体的意思解释、卑身贱体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入文出武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读书三到 |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
蛮不讲理 |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难割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以讹传讹 |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
开柙出虎 |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