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榜安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榜:官府告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收军进高唐州城内,先传下将令,休得伤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秋毫无犯。”
例子金玉舟《赵匡胤》第40章:“一方面出榜安民,一方面派部下各将,分兵数路,出城打听周保权下落。”
基础信息
拼音chū bǎng ān mín
注音ㄔㄨ ㄅㄤˇ ㄢ ㄇ一ㄣˊ
感情出榜安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政府行为。
英语issue a proclamation to reassure the peop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醋海翻波(意思解释)
- 不骄不躁(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出榜安民的意思解释、出榜安民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死灰复燃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满天飞 | 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
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