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东鳞西爪东鳞西爪的意思
dōnglínzhǎo

东鳞西爪



东鳞西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

出处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例子苏东坡有一首诗好象就是在这凌云山上做的,我只东鳞西爪地记得几节。(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基础信息

拼音dōng lín xī zhǎo

注音ㄉㄨㄥ ㄌ一ㄣˊ ㄒ一 ㄓㄠˇ

繁体東鱗西爪

正音“爪”,不能读作“zuǎ”。

感情东鳞西爪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比喻零散不全。

辨形“爪”,不能写作“瓜”。

谜语右买鲜鱼左买鸡

近义词支离破碎、一鳞半爪、缺头少尾

反义词包罗万象、浑然一体

英语fragments(odds and end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东鳞西爪的意思解释、东鳞西爪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势不可当 当:抵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高耸入云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新仇旧恨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掉以轻心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角巾素服
燕雀安知鸿鹄志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本末倒置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海水不可斗量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秽德垢行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摧身碎首 即粉身碎骨。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欧风美雨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沉鱼落雁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顾影自怜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振聋发聩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超凡入圣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有风有化 谓有教育意义。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见所不见 见“见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