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树蚍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例子应变若机张,马策元驹,车抗螳螂,撼树蚍蜉,更分遣随营相向。(清 洪楝园《后南柯 伐檀》)
基础信息
拼音hàn shù pí fú
注音ㄏㄢˋ ㄕㄨˋ ㄆ一ˊ ㄈㄨˊ
繁体撼樹蚍蜉
感情撼树蚍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自不量力者。
近义词蚍蜉撼树
英语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tree-ridiculously overrating one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动声色(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撼树蚍蜉的意思解释、撼树蚍蜉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