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胜之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胜:胜地;具:才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询好游山水,而体便登垑,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例子《南史·刘歊传》:“性重兴乐,尤爱山水,登危履险,必尽幽遐,人莫能及,皆叹其有济胜之具。”
基础信息
拼音jì shèng zhī jù
注音ㄐ一ˋ ㄕㄥˋ ㄓ ㄐㄨˋ
繁体濟勝之具
感情济胜之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博通经籍(意思解释)
- 勤俭节约(意思解释)
- 高蹈远举(意思解释)
- 名士风流(意思解释)
- 后继有人(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颠沛流离(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济胜之具的意思解释、济胜之具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