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温听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出处《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例子不得即温听厉,良以为歉。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会遇》
基础信息
拼音jí wēn tīng lì
注音ㄐ一ˊ ㄨㄣ ㄊ一ㄥ ㄌ一ˋ
繁体即温聽厲
感情即温听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革风易俗(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即温听厉的意思解释、即温听厉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