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不更二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基础信息
拼音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注音ㄌ一ㄝˋ ㄋㄩˇ ㄅㄨˋ ㄍㄥ ㄦˋ ㄈㄨ
感情烈女不更二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近义词烈女不嫁二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恨铁不成钢(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 风卷残云(意思解释)
※ 烈女不更二夫的意思解释、烈女不更二夫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