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例子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基础信息
拼音qiān jūn yī fà
注音ㄑ一ㄢ ㄐㄨㄣ 一 ㄈㄚˋ
繁体千鈞一發
正音“发”,不能读作“fā”。
感情千钧一发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辨形“钧”,不能写作“均”。
辨析千钧一发和“危如累卵”;都比喻非常危险、危急。不同在于:①千钧一发偏重于“危急”;“危如累卵”偏重于“危险”;不能表示“紧急”。②千钧一发可跟“事”搭配;“危如累卵”不能。“危如累卵”可用于具体东西;千钧一发不能。
歇后语一根头发系石磨
谜语最韧的头发
近义词危在旦夕
反义词安然无恙、安如磐石
英语in a most dangerous condition
俄语критический момент
日语一髪(いっぱつ)千鈞を引(ひ)く,危機(きき)一髪,間(かん)一髪
德语an einem Faden hǎngen(im kritischen Augenblick)
法语poids de trente mille livres suspendu à un cheveu(danger imminen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千钧一发的意思解释、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不可胜举 |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