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结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传·范式》:“母曰:‘三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基础信息
拼音qiān lǐ jié yán
注音ㄑ一ㄢ ㄌ一ˇ ㄐ一ㄝˊ 一ㄢˊ
繁体千裏結言
感情千里结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约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长嘘短气(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阿谀奉承(意思解释)
- 轻而易举(意思解释)
- 铁郭金城(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千里结言的意思解释、千里结言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好来好去 | 善始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