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秋毫之末秋毫之末的意思
qiūháozhī

秋毫之末



秋毫之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例子(1)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即使是秋毫之末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2)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秋毫之末,也要谨慎,不能出错。


基础信息

拼音qiū háo zhī mò

注音ㄑ一ㄡ ㄏㄠˊ ㄓ ㄇㄛˋ

繁体秌毫之末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感情秋毫之末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辨形“毫”,不能写作“豪”。

近义词无足轻重、轻于鸿毛

反义词庞然大物、重于泰山

英语the tip of an animal's hai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秋毫之末的意思解释、秋毫之末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正本溯源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轻而易举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满腹经纶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气充志骄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乌合之众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雪兆丰年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扬幡擂鼓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衣锦还乡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鱼死网破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进锐退速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量能授官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生拉硬扯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古里古怪 怪异、奇特。
斗转星移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诸如此类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在此存照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