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政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基础信息
拼音rén wáng zhèng xī
注音ㄖㄣˊ ㄨㄤˊ ㄓㄥˋ ㄒ一
感情人亡政息是贬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反义词人存政举
英语When a man expires his work will stop.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革风易俗(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人亡政息的意思解释、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故家乔木 |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