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两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é liǎng shòu
注音ㄙㄢ ㄐ一ㄝˊ ㄌ一ㄤˇ ㄕㄡˋ
繁体三節兩壽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实至名归(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走马观花(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连车平斗(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进退维谷(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三节两寿的意思解释、三节两寿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有风有化 | 谓有教育意义。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一时无两 |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 |
好学不倦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灭绝人性 |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
坐耗山空 | 指只消费不生产,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