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出处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例子“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了台上的胡博士。(杨沫《青春之歌》第四十三章)
基础信息
拼音tián bù zhī chǐ
注音ㄊ一ㄢˊ ㄅㄨˋ ㄓ ㄔˇ
繁体恬不知恥
正音“恬”,不能读作“guā”。
感情恬不知耻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辨形“恬”,不能写作“括”。
辨析恬不知耻与“厚颜无耻”区别在于:恬不知耻偏重于“恬”;“知”指做了坏事;也无动于衷;多指坏人没有心理上的羞耻感;而“厚颜无耻”偏重在“厚”和“无”;指人“脸皮厚”;不怕羞耻。
近义词满不在乎、厚颜无耻
反义词无地自容
英语shameless
俄语бесстыдный(бессовестный)
德语ohne Schamgefühl(schamlos)
法语sans bergogne(éhonté)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本位主义(意思解释)
- 锲而不舍(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释)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释)
- 声色狗马(意思解释)
※ 恬不知耻的意思解释、恬不知耻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