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奸发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真摘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
例子《清史稿·仲永檀传》:“上乃奖永檀摘奸发伏,直陈无隐,擢佥都御史。”
基础信息
拼音tī jiān fā fú
注音ㄊ一 ㄐ一ㄢ ㄈㄚ ㄈㄨˊ
感情摘奸发伏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擿奸发伏
英语bring hidden treason and crime to ligh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风卷残云(意思解释)
- 势不可为(意思解释)
※ 摘奸发伏的意思解释、摘奸发伏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瓮中之鳖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