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椠怀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椠:古代书写的木板;铅:铅粉笔。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写作或校勘。
出处唐·史承节《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兼疏本传之文。”
基础信息
拼音wò qiàn huái qiān
注音ㄨㄛˋ ㄑ一ㄢˋ ㄏㄨㄞˊ ㄑ一ㄢ
繁体握槧懷鉛
感情握椠怀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写作。
近义词抱椠怀铅
英语carry pen container with on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解释)
※ 握椠怀铅的意思解释、握椠怀铅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离世遁上 |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以权谋私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