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可替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
基础信息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注音ㄒ一ㄢˋ ㄎㄜˇ ㄊ一ˋ ㄈㄡˇ
繁体獻可替否
感情献可替否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献可替不
英语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 小巫见大巫(意思解释)
※ 献可替否的意思解释、献可替否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迟疑不决 |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
风言影语 | 捕风捉影的话语。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满天星斗 | 星斗:星的总称。布满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后形容文章华美。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以权谋私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