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身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既用言语来传授,又用行动来以身作则。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李欣《老生常谈续编·再谈百年树人》:“不能以身作则,言教身传,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jiào shēn chuán
注音一ㄢˊ ㄐ一ㄠˋ ㄕㄣ ㄔㄨㄢˊ
感情言教身传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言传身教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狼号鬼哭(意思解释)
- 见风是雨(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百川归海(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言教身传的意思解释、言教身传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