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例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基础信息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
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ㄔˊ
繁体鷸蜯相持
感情鹬蚌相持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鹬蚌相争
反义词相辅相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泪眼愁眉(意思解释)
- 读书三到(意思解释)
- 墨汁未干(意思解释)
- 诗书发冢(意思解释)
- 锋芒毕露(意思解释)
※ 鹬蚌相持的意思解释、鹬蚌相持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痛痛快快 | 马上,毫不犹豫。尽情。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破釜沉舟 |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
鲜为人知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