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例子中流击楫,着祖生之鞭;下濑横戈,成汉武之志。(《晚清文学丛钞 童子军 草檄》)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liú jī jí
注音ㄓㄨㄥ ㄌ一ㄡˊ ㄐ一 ㄐ一ˊ
繁体中流撃楫
感情中流击楫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奋发图强
反义词委靡不振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费尽心思(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亦复如是(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多谋善虑(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中流击楫的意思解释、中流击楫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淆是非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