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

词语解释
婆婆[ pó po ]
⒈ 丈夫的母亲。
英husband's mother;
⒉ 〈方〉:祖母;外祖母。
英grandmother;
⒊ 个人或单位的顶头上司。
英leader;
引证解释
⒈ 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引宋 楼钥 《太硕人潘氏挽词》诗自注:“太宗 赐 张文定 齐贤 母詔曰:‘婆婆有福,生得好儿,为国家分忧。’”
《儒林外史》第九回:“那老婆婆白髮齐眉,出来向两公子道了万福。”
郭小川 《春暖花开》诗:“婆婆好似 佘太君,妇女如同 穆桂英。”
⒉ 祖母。
引唐 权德舆 《祭孙男法延师文》:“翁翁婆婆以乳菓之奠,致祭於九岁孙男 法延师 之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妈妈远征,孩儿固当陪侍;婆婆独守,孙子岂忍抛离?”
⒊ 母亲。
引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鶯鶯 不忍,以此背婆婆。婆婆知道,除会圣,云雨怎得成合!”
⒋ 丈夫之母。
引明 高明 《琵琶记·蔡母嗟儿》:“公公婆婆,媳妇便是亲儿女,劳役事,本分当为。”
《儒林外史》第六回:“媳妇住着正屋,婆婆倒住着厢房,天地世间,也没有这个道理。”
丁玲 《母亲》:“大姑奶奶是能干的人,绣花有名的好,又快,又会出花样,可是二十年的媳妇一做,被婆婆压倒了。”
⒌ 妻子。
引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楔子:“我那先娶的婆婆可亡化子,这婆婆是我后娶的。”
元 关汉卿 《蝴蝶梦》楔子:“这是我的婆婆,生下三个孩儿,都不肯做农庄生活,只是读书写字。”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唉,同志不晓得,是我婆婆的主意。”
国语辞典
婆婆[ pó po ]
⒈ 尊称年老的妇女。
引宋·王巩《闻见近录·慈圣光献皇后养女范观音》:「温成养母贾氏,宫中谓之贾婆婆。」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兀那婆婆,你为甚么树上拴著这条套绳子,要寻自缢?你说一遍,我试听咱。」
⒉ 妻子称丈夫的母亲。
引《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媳妇虽是话儿多,自有丈夫与婆婆。」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婆婆索钱去了,怎生这早晚不见回来。」
⒊ 祖母的俗称。
⒋ 大陆地区喻领导机构或干部。
英语husband's mother, mother-in-law, grandma
德语Schwiegermutter
法语mère du mari, belle-mère
分字解释
※ "婆婆"的意思解释、婆婆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早晨,小黄瓜们穿着露珠阿姨送给它们的珍珠衫。每当风婆婆一吹,小黄瓜们便攀着青翠的藤儿荡秋千。侧耳倾听,仿佛听到它们的嬉笑声。
2.天空中的月亮婆婆带着一群星星也出来逛荡,美不胜收的蓝天海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而且,眨巴着小眼睛星星们也为路人指引着回家的方向,弯弯的月亮婆婆就像一条小船一样行驶在蓝天海洋之上,多悠闲啊!
3.为了与焦仲卿结发同枕席,夫唱妇随直到白头偕老,尽管焦母多方的为难,她还是竭尽全力的通过辛勤的劳作来使婆婆改变对自己的映象。
4.被窝里不见针,不是婆婆就是孙。民谚
5.青依一行人在村子里随意找了户人家,开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看样子已年近古稀,老婆婆看他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所以就毫不犹豫的招待了他们。
6.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
7.她认为这种变化是合理的,冰清玉洁不代表她不近人情,比如替孙婆婆照顾杨过、古墓关闭时推出杨过,都说明她的善良,这些也是杨过会爱上她的原因。
8.忽然一个白发苍苍老婆婆走了过来,拘着背,手上拿着5块颜色各不相同,但都很漂亮的石头。
9.当张忠良饱食终日摸着肚子说我快胀死了时,素芬拣了点剩饭剩骨头带回家给婆婆、抗儿,一家如获至宝。
10.婆婆昨天给我拿了一桶钙片,叮嘱我怎么吃怎么吃。
相关词语
- jiā zhǔ pó家主婆
- pó niáng婆娘
- lǎo pó老婆
- pó pó mā mā婆婆妈妈
- qí pó qí pó耆婆耆婆
- dū pó pó dá阇婆婆达
- lǎo pó pó老婆婆
- gū pó姑婆
- wài pó外婆
- pí lán pó毗蓝婆
- láng wài pó狼外婆
- tǎ pó塔婆
- shāo pó梢婆
- mài pó卖婆
- shén pó神婆
- shū pó叔婆
- zhī pó支婆
- shī pó湿婆
- qián pó虔婆
- làng pó浪婆
- yōu pó优婆
- shī pó师婆
- zhǔ pó主婆
- pó liú婆留
- pó jia婆家
- zhì pó质婆
- xiǎo pó小婆
- suō pó娑婆
- gān nǎi pó干奶婆
- yī pó医婆
- ōu gōng mà pó殴公骂婆
- má pó dòu fǔ麻婆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