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ì gōng bì jìng
注音ㄅ一ˋ ㄍㄨㄥ ㄅ一ˋ ㄐ一ㄥˋ
成语解释
毕恭毕敬
繁体畢恭畢敬
⒈ 同‘必恭必敬’。
⒈ 十分恭敬的样子。
引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 李玉堂,一 山东 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 韩老六 ﹞对于穷人的毕恭毕敬的招呼从不理睬,而对于有钱的人,有说有笑。”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如愿》:“她毕恭毕敬地把封套抹平整,又细看了一会。”
⒈ 形容极为恭敬。
例如:「他和长辈交谈时,都是毕恭毕敬的态度。」
1.苏氏虽不知道眼前这个老者是谁,但看见萧问天都对他毕恭毕敬的,明白必定是有大能的人物,顿时希冀的双眼紧紧盯着老者面容,生怕露出不好的神色来。
2.他喜欢那些能坚持原则、敢于提意见的人,而不喜欢那些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的人。
3.再如果大汉朝能一鼓作气,勇击匈奴,让他们再不入犯国境,那么楼兰也就不会在两个大国之间玩弄两面派,两边都毕恭毕敬不敢得罪。
4.根本上讲他们无法自治!他们只能被人统治,而这正是我们在行的。看他们对我们毕恭毕敬…当然还带这乞讨的钵头!
5.那个老人说话时,人们总是毕恭毕敬地聆听.
6.他年轻力壮时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
7.他们喜欢五星级的宾馆和毕恭毕敬的接待。
8.两只长相丑陋的拖着青灰色鳞片尾巴的健壮龙人,毕恭毕敬的守护着不断喷放出硫磺味的洞口。
9.他毕恭毕敬地问我能不能帮他摆脱财政困难.
10.在爸爸严厉的目光下,小东毕恭毕敬地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