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zhěng

包拯


拼音bāo zhěng
注音ㄅㄠ ㄓㄥˇ

包拯

词语解释

包拯[ bāo zhěng ]

⒈  (999—1062) 北宋庐州合肥人,仁宗天圣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他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执法严峻,不徇私情,被旧的史书和小说渲染为少有的“清官”、“包青天”

Bao Zheng;

国语辞典

包拯[ bāo zhěng ]

⒈  人名。(西元998~1061)​字希仁,宋合肥人。性刚直,历官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办案严正,不避权贵,时人比其为「黄河清」。当时京师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为宋代有名的清官,卒谥孝肃。

英语Bao Zheng (999-1062)​, Northern Song official renowned for his honesty, modern day metaphor for an honest politician

德语Bao Qingtian (Eig, Pers, 999 - 1062)​

法语Bao Zheng

分字解释


※ "包拯"的意思解释、包拯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包拯大公无私,深受百姓的喜爱。

2.园中安置万世师表孔子肖像与为民请命的包拯立像供人瞻仰。

3.方逸飞他被传送到世界炼狱前,包拯可是一再嘱咐,世界炼狱内充满了无尽危险,方逸飞可不认为,包拯他会糊弄自己。

4.经过夏馨姑娘的陈述,包拯心中倒有了些眉目,可是整个事情的始末原由,却还似团乱麻一般。

5.包拯十几年呆在家里“虚度青春”,这在现代人眼中简直匪夷所思,而在当时却是寻常之事。

6.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人。

7.心中已经是胸无点墨,智商流泻变得虚脱,脑子一片空虚!公孙策此时在想什么?公孙策和包拯如同连体儿,共进退,同生死。

8.包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9.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人。

10.园中安置万世师表孔子肖像与为民请命的包拯立像供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