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ēn fēng
注音ㄓㄣ ㄈㄥ
繁体針鋒
⒈ 亦作“针锋”。
⒉ 针尖。亦喻细微。
⒈ 亦作“鍼锋”。针尖。亦喻细微。
引《淮南子·主术训》:“夫权衡轻重,不差蟁首;扶拨枉橈,不失鍼锋。”
南朝 梁元帝 《谢敕送齐王瑞像还启》:“瞻彼堵墙,不足为喻;立处针锋,弗云易拟。”
⒈ 针尖。比喻细微之处。
引南朝梁·元帝〈谢敕送齐王端像还启〉:「瞻彼堵墙,不足为喻。立处针锋,弗云易拟。」
唐·李商隐〈题僧壁〉诗:「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⒉ 比喻尖锐。
例如:「针锋相对」。
1.快乐的婚姻显然是一剂良药,而针锋相对的夫妻关系则可能对彼此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反动警察审讯她时,她针锋相对地对诬告提出强烈抗议。
3.辩论竞赛双方出口成章,针锋相对,真是有点相持不下了。
4.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咄咄逼人,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5.对于美国罔顾大局、恃势凌人的举动,中国不能示弱,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
6.二人说话转变极快,一个本就口蜜腹剑,一个却是一直护着阿水,只三两句话就针锋相对。
7.在争论或辩论中与一种观点针锋相对的观点。
8.辩论双方针锋相对,有攻有守,精采极了。
9.鲁迅则指出这些人不过是“不根本之图”的“辁才小慧之徒”,与之针锋相对,在青年时代就提出了“立人”的理想。
10.黑根针锋相对地反问道:你是怎么搞的,就那么相信乌尔茨能够瞒天过海而你教父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