áoáo

嗷嗷


拼音áo áo
注音ㄠˊ ㄠˊ
组合AA式

嗷嗷

词语解释

嗷嗷[ áo áo ]

⒈  亦作“嗸嗸”。

⒉  哀鸣声;哀号声。

⒊  叫呼声;叫喊声。

⒋  众口愁怨声。

⒌  形容众声喧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嗸嗸”。

⒉  哀鸣声;哀号声。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陆德明 释文:“嗸,本又作嗷。”
高亨 注:“嗸,同嗷。嗷嗷,雁哀鸣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宋 欧阳修 《绿竹堂独饮》诗:“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清 赵翼 《二麦将收连旬大雨感赋》诗:“米价经年节节高,茅簷待哺正嗷嗷。”
《当代》1981年第3期:“老太婆把头搁在儿子肩头,突然嗷嗷大哭起来。”

⒊  叫呼声;叫喊声。

《楚辞·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
王逸 注:“嗷嗷,呼声也。”
管桦 《小英雄雨来》:“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吼叫:‘枪毙的有!枪毙的有!’”

⒋  众口愁怨声。

汉 贾谊 《过秦论》:“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之嗸嗸,新主之资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作“嗷嗷”。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 檮杌 比肩,颂声所以不作,怨嗟所以嗷嗷也。”
《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元年》:“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怀异志。”
胡三省 注:“嗷嗷,众口愁声。”

⒌  形容众声喧杂。

《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口嗸嗸。”
颜师古 注:“嗸嗸,众声也。”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梁启超 《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夫惟万目睽睽以具瞻政府,万口嗷嗷以交謫政府,然后政府之职庶克举矣。”

国语辞典

嗷嗷[ áo áo ]

⒈  状声词:(1)​ 形容哀号声。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2)​ 形容众口嘈杂声。也作「熬熬」。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德语vor Schmerzen aufschreien (S)​

分字解释


※ "嗷嗷"的意思解释、嗷嗷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美人谷的“睡美人”惟妙惟肖,巧夺天工;鳄鱼谷内的奇石形态各异,仿佛条条大鳄,嗷嗷待食,如果晚上看,还真有些吓人呢。

2.第一次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新奇。

3.初为人母,最是幸福。可爱婴儿,嗷嗷待哺。盈盈笑脸,暖暖盼顾。柔肠百转,倾心呵护。母亲节至,快乐无数。祝新妈妈,尽享为人母的幸福。

4.4月18日上午,在东炮台法桐树上,三只嗷嗷待哺的幼鸟蜷缩在泥土与毛草搭成的鸟巢中,肉乎乎的身体还没长毛,嫩黄的嘴巴里发出“唧唧”的叫声。

5.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讲,实施班田法与租庸调实质上就是把绝大多数人民推到了嗷嗷待哺的状态。

6.火山爆发区附近,一片鸿雁哀鸣,嗷嗷待哺的凄惨景象。

7.自从夜影出生已过了六年了,在这期间夜影也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成了一个三岁孩童。

8.痴痴的望着看着电视嗑着瓜子的不着调二流歌手老爸,叹了口气抱起两只嗷嗷待哺的双胞胎小萝莉,楚世心中凄然。

9.我上有嗷嗷待哺的老母,下有七老八十的小儿啊。

10., “嗷嗷”老狼发出了一声惨叫,小羊们“绵绵”冲了上去。只听见“扑通”一声,老狼掉进了河里,“咕嘟咕嘟”从河底冒上来了泡泡。“老狼被淹死了。”动物们欢呼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