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ǎn

一览


拼音yī lǎn
注音一 ㄌㄢˇ

繁体一覽
词性名词

一览

词语解释

一览[ yī lǎn ]

⒈  用图表或简明的文字做成的关于概况的说明(多用做书名)

“北京名胜古迹一览”

general view; bird's-eye view;

引证解释

⒈  一看;阅读一遍。

《后汉书·祢衡传》:“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
《新唐书·苏颋传》:“頲 字 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輒覆诵。”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今始择其上乘者:古体则标其题,近体则摘其句。閲者可一览瞭如矣。”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七七:“必须在文辞的组织上有可以代替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可以代替分段分行写的作用,始能使人一览了然。”

⒉  举目纵观。

唐 杜甫 《望岳》诗:“会当凌絶顶,一览众山小。”
宋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诗:“此台一览 秦 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沙汀 《忆贺龙》三四:“依照 贺龙 同志的意思,这样捷便得多,而且可以一览初春的北方原野。”

⒊  用图表或简明文字写成的关于概况的说明,多用作书名。

如:《北京名胜古迹一览》、《世界各国主要经济情况一览》。

国语辞典

一览[ yī lǎn ]

⒈  浏览一遍。

《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下·祢衡传》:「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不明矣。」
《新唐书·卷一二五·苏瓌传》:「颋字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

⒉  一望而知。

唐·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宋·苏轼〈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诗:「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分字解释


※ "一览"的意思解释、一览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一站上高出平地一丈五的壕沟埂子,马上就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停机坪近在咫尺,整个大机场一览无遗,似乎被踩在了各人的脚下。

2.凯旋归来神飞扬,高考硝烟有余香。飞扬跋扈为谁雄,一战成名震八荒。指点江山未名湖,为国科研清华园。为了中华强且富,继续深造苦读书。志存高远,一览众山小!

3.一百零六、较之以前的苏辰,此时的他不仅感官异常敏锐,就连体内的任何变动都可以内视得一览无遗。

4.山是奇特的,山是壮丽的,山也是多变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绘出了山的形态各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侧面体现出了山的高大与宏伟。

5.走在台阶的两边,看着参天大树,密密麻麻的丛林,碧绿而又嫩绿的小草铺满了大地,五颜六色的花儿长在草地上给草地加上了漂亮的衣服。当我们爬上山顶的时候,放眼望去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览众山小啊!

6.二百十八、不得不说,这双星岛度假村当真是漂亮无比,尤其是在好处,将整个度假村都一览而尽,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当真是相当不错。

7.煦煦的阳光照射下,由下往上看的话,一定是刺目耀眼,容易产生幻觉及假象;相对的由上往下看的话,则因光线充足,一览无遗,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及早发现,藏匿身影。

8.一百十二、他慢条斯理的,一步一步地走,还误不了看山看水,结果总是他头一个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笑看众头低。他应该节制饮食,但是他不,每有小聚,他都是谈笑风生,饮啖自若。汪曾祺

9.站在倚天绝壁的山顶,凉风习习,视野茫茫,环顾周围绵连起伏的群山,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10.学会宽容,懂得忍让,人就会进入鸟语花香的世界,就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的高远,地是那么的广袤,一切都那么可爱,时时宽容,常常忍让,人才会达到精神的制高点而一览总山小,才会宠辱不惊,心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