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yuē

隐约


拼音yǐn yuē
注音一ㄣˇ ㄩㄝ

繁体隱約
词性形容词


隐约

词语解释

隐约[ yǐn yuē ]

⒈  困厄;俭约。谓义深而言简。大约;约略。依稀不明貌。

引证解释

⒈  困厄;俭约。

《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陈鼓应 注:“隐约含有逼困之意。”
《楚辞·严忌<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王逸 注:“言己放於山泽,隐身守约。”
《后汉书·赵典传》:“典 少篤行隐约,博学经书。”
李贤 注:“隐,静也。约,俭也。”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⒉  谓义深而言简。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司马贞 索隐:“谓其意隐微而言约也。”
张守节 正义:“《诗》《书》隐微而约省者, 迁 深惟欲依其隐约而成其意志也。”
宋 欧阳修 《谢氏诗序》:“希孟 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

⒊  依稀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帝城犹隐约,家国无处所。”
唐 韩愈 《次硖石》诗:“试凭高处望,隐约见 潼关。”
洪深 《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这已在林子中,远处鼓声隐约可闻。”

国语辞典

隐约[ yǐn yuē ]

⒈  不分明的样子。

宋·苏轼〈和陶止酒〉诗:「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薛仁贵征辽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复起去,用连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内,隐约如寒星之象。」

明显 分明 清楚

⒉  意义深微而言词简略。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⒊  穷困不得志。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唐·韩愈〈闵已赋〉:「昔颜氏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分字解释


※ "隐约"的意思解释、隐约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边走边想,“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很模糊,还隐隐约约地发着金光。”。

2.在后台观阵的田尔耕和十五名将领,坐在客厅前的桌子旁,面对前台的谈话,隐隐约约听到些,但却听不周全。

3.山峰连绵起伏,峰峦叠蟑。向山上望去,隐隐约约看到巍峨的顶峰上,有个小亭子;再极目向下望去,只见云雾缭绕,这漫山的云雾就像是给整个六盘山披上了一层乳白色的薄纱,宛如梦中仙境。

4.乘着火车,北京已遥遥在望。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五星红旗下的昂首挺立的士兵。

5.后来她为他弹钢琴,声势煊赫地向他隐约地强调出两人之间那不可逾越的鸿沟。

6.锦鸡打鸣三遍,我慢悠悠醒转,隐约觉得昨夜似乎做了个十分有趣的梦。梦里我一副风流形状,恣意轻薄一位良家少年郎。待要仔细回忆那少年郎的模样,却只记得一袭玄色长衫和十里夭夭桃林。

7.薄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个人影。

8.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了最后一根火柴。火光渐亮闪烁,墙壁上隐隐约约显示出一个图案来:拆!

9.不知从哪儿隐隐约约飘来钢琴奏出的乐声。

10.这些荔枝的外皮撕开后,就可以看到它那晶莹碧透的果肉。从果肉中,隐隐约约看见里面那黑黑的核,看上去真像一棵水晶中裹着的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