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hán ér lì
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一ˋ
成语解释
不寒而栗
繁体不寒而慄
词性动词
⒈ 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
例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汉书·义纵传》
全身不寒而栗。
英shudder with fear; tremble with fear;
⒈ 形容内心恐惧至极。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也作「不寒而栗」。
引《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寝门,遂有不可问之处。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
近毛骨悚然 胆战心惊 心惊胆跳 战战兢兢
1.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真让人寒心,每次想到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都会让人不寒而栗。
2.想想那些土匪时代时他们的行径,不寒而栗,哪还有人顶锋而上的。
3.一声被缓缓得开,而门外却空无一人,凛冽砭骨的风使人不寒而栗。
4.他是个怕事的人,每次遇到困难就会不寒而栗。
5.这座森林里有种古怪的气氛,扑朔迷离,置身其间,令人不寒而栗。
6.官府逼你,地主也逼你,要是遇到匪祸,连命都得丢了!萧极一想起石虎留下的灾难片似的记忆,便不寒而栗。
7.学长讲鬼故事时,绘声绘影,害得我们不寒而栗,几个人紧缩在一起。
8.战后环境问题虽然已经层出不穷,但社会多数对自身的困境还缺乏清醒的认识,这一状况让人不寒而栗。
9.回头一望,苦海茫茫,令人不寒而栗。
10.每次去到那里我就紧张得不得了。就连想到牙医我都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