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shān

梁山


拼音liáng shān
注音ㄌ一ㄤˊ ㄕㄢ

梁山

词语解释

梁山[ liáng shān ]

⒈  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

⒉  山名。在今陕西省干县境。

⒊  山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

⒋  山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两县之间。和县境者曰西梁山;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故亦名天门山。

⒌  山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

⒍  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又名剑门山。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今 陕西省 韩城市 境。

《诗·大雅·韩奕》:“奕奕 梁山,维 禹 甸之。”
郑玄 笺:“梁山,今 左冯翊 夏阳 西北。”
《春秋·成公五年》:“梁山 崩。”
杜预 注:“梁山,在 冯翊 夏阳县 西北。”

⒉  山名。在今 陕西省 乾县 境。

《孟子·梁惠王下》:“﹝ 大王 ﹞去 邠,踰 梁山,邑於 岐山 之下居焉。”

⒊  山名。在今 山东省 东平县 境。其上有 宋江寨,其下有 梁山泊。

《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北猎 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 孝王 恶之。”
按,《史记·梁孝王世家》作“良山”, 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 梁山 在 鄆州 寿张县 南三十五里’,即猎处也。”
《初学记》卷六引 晋 袁宏 《北征赋》:“於是背 梁山,截 汶 波。”

⒋  山名。在今 安徽省 和县、当涂县 两县之间。 和县 境者曰 西梁山 ; 当涂县 境者为 东梁山,原名 博望山。二山隔 江 对峙如门阙,故亦名 天门山。

《宋书·孝武帝纪》:“﹝ 大明 七年﹞於 博望、梁山 立双闕。”
唐 李白 《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 楚 滨,夹据洪流,实为 吴 津。”

⒌  山名。在今 陕西省 南郑县 境。 李善 注引 扬雄 《益州箴》“巖巖 岷山,古曰 梁州。”按,此 梁州 为山名。

《文选·张载<剑阁铭>》:“巖巖 梁山,积石峩峩。”

⒍  山名。在今 四川省 剑阁县 境。又名 剑门山。

国语辞典

梁山[ liáng shān ]

⒈  山名:(1)​ 在安徽省,长江流贯其间,分为东西两山。东梁山在当涂县西南,西梁山在和县北方,二山总称为「梁山」。也称为「天门山」。(2)​ 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猎于此,故称为「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3)​ 在山西省离石县东北,也称为「吕梁山」。(4)​ 在陕西省郃阳、韩城二县界。(5)​在陕西省南郑县。也称为「梁州山」。(6)​ 在陕西省乾县西北。(7)​ 在四川省梁山县东北。也称为「高梁山」。(8)​ 在福建省漳浦县南。

英语Liangshan city and County in Jining 濟寧|济宁[Ji3 ning2], Shandong

德语Liangshan (Ort in Shandong)​ (Eig, Geo)​

分字解释


※ "梁山"的意思解释、梁山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新任山东邢狱没有任谅的威望,各州贪官污吏只想着中饱私囊,碰到盗发,便互相推诿,因此梁山水泊又有了盗寇出没,不过尚无大伙在梁山安营扎寨。

2.高尚的开发商十分罕见,被逼上梁山也是一种上梁山的办法。

3.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吗?

4.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多少有点被逼上梁山的味道,试想如果我在上海有房有车有存款,那我还会像现在这样产生"光脚的还怕穿鞋的"情绪吗?

5.别以为我愿意这么做,我也是被逼上梁山,实在不得已。

6.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毅然上了梁山。

7.但是他没想到梁山会来这么一招,兵贵神速。

8.陈正通、徐绍宗率步骑三万驻扎青林山,与冯惠亮部成犄角之势;并在梁山连铁锁以断长江水路,西岸筑堡垒,东岸筑却月城,延袤十余里,以拒唐军。

9.在与权力机制的冲突中,梁山好汉的身体规训逐渐隐微,以致于他们不易察觉权力所造成的影响。

10.《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位仗义疏财,喜交天下好汉,深受梁山英雄爱戴的头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