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自相


拼音zì xiāng
注音ㄗˋ ㄒ一ㄤ

自相

词语解释

自相[ zì xiāng ]

⒈  相互。

引证解释

⒈  相互。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⒉  亲自察看。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⒊  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参见“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

分字解释


※ "自相"的意思解释、自相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的发言自相矛盾,后面的论证恰恰否定了前面的论点。

2.仔细看了遍《袁崇焕评传》,其实文内自相矛盾的地方就已很多。

3.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4.慷慨的吝啬鬼在用词上自相矛盾。

5., 言而有信、言而有理、表里如一的是君子,诞谩无理、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是小人。

6.既不具有哲学美,更不具有实践美,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地方,随手可以检出一大篓,存在重大理论误区。

7.怎么这个人说话自相矛盾?

8.你的论点根本自相矛盾,如何说服他人?

9.心里太多想法了,一下子想读书,一下子想去打工,自相矛盾,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10.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